活尸坟_第一章 山东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山东坟 (第1/2页)

    我们这地方,叫山东坟。

    之所以取这么个名字,还得从很多年前的一场鼠疫说起。

    清朝末年,山东闹了饥荒,一时之间,饿殍遍野,为了生存,很多山东人拖家带口闯关东,在辽东辽西安了家。

    一来二去,来我们这的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现在的县城。

    县城西南的郊区,有一块五六百亩的荒地,起初并没有人。

    由于东北是清朝龙兴之地,封禁上百年,人烟稀少,使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简直成了动物的乐园。

    所以,无论是外迁来的山东人,还是本地的满族、鄂伦春族、达乌尔族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这片黑土地其实是动物的地盘,人类只是借住。

    随着时间流逝,日子久了,人们在这繁衍了好几代后,自然也就慢慢淡忘了。

    鼠疫便在此时,悄然而至。

    等到被发现和重视时已经晚了,因而酿成了一场无可挽回的灾祸。

    听说那时候县城十室九空,无数人惨死在这场老鼠引发的瘟疫里,以至于城中巡查不得不每天雇佣牛马车拉满尸体运到城郊掩埋,以至于县城通往西南的乡道上终日尘土飞扬,南风一吹,尸臭经月不散。

    没错,这片集中掩埋了大量山东人尸体的地方,就是“山东坟”。

    后来时过境迁,县城慢慢发展外扩,这里有了民居,成了一座镇边村,可“山东坟”的名字却一直留存了下来,往西的田间地头密密匝匝地摞累着黄土坟堆,仿佛还能看到一点当年乱葬岗的影子。

    我就是在这摞累成堆的坟茔中间,被爹捡回家的。

    爹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兽医,姓康,那年代,一个大屯子总会三样标配——一个木匠,一个赤脚大夫,和一个兽医——爹的兽医手艺据说是有师承的,不但能医牛马这些大牲口,连鸟雀虫蚁的毛病他都很有一手儿,因此名气很大。

    他一辈子没结婚,给我取名康小包,把我当成他亲生儿子养到十几岁,可惜我却没有学到他的一成本事。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学那些本事有啥用,娶不着媳妇都”,我就也乐得自在,只是跟着他出门干活,耳濡目染,多少也会些皮毛。

    那时候我始终以为这辈子就是这么过去,慢慢长大,娶妻生子,给爹养老送终,和其他人并无分别。

    直到那一天。

    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是3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因为爹染了风寒,我就替他去隔壁村给一家养的猪接生。

    这对于五岁开始就跟着他老人家皮股后头打下手的我来说别提多简单了,更何况这家的猪也争气,我进门它开始阵痛,天还没黑,第一只猪羔子就落地了。

    手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