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雪渡(上) (第2/2页)
问了这么一句话,倒是让我措手不及。” “是臣拦住吕相公的。”张浚勉力应声道。“事到如今,以官家在这行在的权威,如果一意孤行,想做什么事都无人可拦,而臣为御史中丞,所谓言官台谏,本就有联络宰相、天子的职责,所以才自告奋勇至此。至于臣今日这问,也是臣这几日想明白了,事情本无对错,只是要有所取舍罢了,所以臣是在替所有人不懂官家的人问一问,到底为何要如此?” “我真不知道……” “那臣问的清楚一点。”雪花纷落,渡口火盆摇曳,踩在渡口木板上的张浚却根本没有撒手的意思。“为何官家一定要亲手杀刘光世?为何一定要亲手料理逃兵?为何眼下局势已经如此不堪,下蔡已无转圜,官家还一定要在淮河坚守?到底有什么意义?而这一次,官家为何又一定要亲身犯险去对岸?官家难道不晓得,一旦张俊存了歹心,或者他约束不住自己下属,国家便有倾覆之危吗?而之前种种、往后种种,为何官家一定要一意孤行呢?” “我还是不知道。”赵玖闻言再度摇头。“德远,我知道你是好意,也是真心,可有些事情哪有什么答案?” 张浚摇头不语,手上也根本没有松开的意思,俨然是对这个回答不满……实际上,这位御史中丞既然鼓起勇气至此,若不能给他交代怕也是不行。。 “不过,我也能理解德远……”赵玖见到对方如此形状,反而失笑。“你们这些日子总是拿光武来勉励我,而论到光武,想当日昆阳战前,所有人都说要放弃昆阳,唯独光武坚持不可,然后只带十三人出城去寻援兵,想来彼时也有人会问,将军为何要一意孤行?实际上我也想问问德远,你学问大,你说光武彼时为何要一意孤行呢?按照彼时局势,退一步到襄阳不更好吗?他为什么不愿意退呢?” 张浚微微一怔。 “说到王莽,我也想问,王莽半生儒家楷模,又为何后半生要倒行逆施呢?” “夫差为何要放过勾践?勾践为何能一十八年灭吴?” “秦为何能六世明主,步步向前,吞并天下?又为何二世而亡?” “楚大夫为何蹈江而去?楚虽三户,为何亡秦者必楚?” 张浚已然渐渐失态,便是赵玖身后的杨沂中都听呆了。 “还有李相公拿来勉励我的昭烈帝,刘玄德当日败走当阳,妻离子散,自己也都性命快不保,为何一定要携民渡江?”赵玖继续正色询问不止,竟带了一丝凛然之态。“诸葛武侯又为何要徒劳六出祁山?” 听到这里,想到那夜故事的张浚,手中力气几乎一泄。 “还有张巡又为何要死守睢阳?楚霸王又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 言至此处,赵玖轻松拿开了对方放在食盒上的手。“德远还不明白吗?你以为我这些日子是没由来的要做这些事吗?我就没有私下问过自己为何要如此吗?而今日所问,不过是我胡思乱中极少一部分罢了。说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你们也未必知道。只是想的再多,问的再多,我自己却还是不知道为何罢了!只能安慰自己,事情做了就做了,问这么多干吗?” 言罢,一身班直打扮的赵玖终于抱着食盒坐到了船上,便要下令杨沂中开船,却又忽然想起一事,然后便朝渡口木栈上立着的张浚继续问了一句: “对了,上次在下蔡城中,德远跟我说的李若水后来怎么样了?你也知道,朕确实记不得许多事了。” “死了。”张浚茫茫然而应,几乎是脱口而出。“靖康中被俘,二圣在金营受辱,他开口喝骂金人,被粘罕割了舌头,他不能用口骂,便怒目而视,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断手,最后寸磔而死……” “你看,这便是了。”赵玖微微叹气。“李若水早年出使金国,从你那日说的言语中便知道,他比谁都清楚金人的野蛮,可他为何还是要骂呢?” 张浚再不能承受,却是跪在船畔木栈积雪之中,然后抓着船帮泪如雨下:“官家,臣请代官家渡河往下蔡一行!” “若你去能行,朕也不会说这么多了。”赵玖无奈挥手。“可此情此局之下,能安张太尉的,只有朕一人罢了!你若真有心,回御营替朕控制局面,尽量瞒一瞒也好,最好等到朕回来。” 言至此处,赵玖兀自拂开张浚已经脱力的双手,却是让杨沂中启动船只,而杨沂中也不再敢再有半分犹豫……须臾片刻,大雪漫天,除夕之夜,堂堂赵宋官家,竟然只乘一轻舟冒雪渡淮向北去了。 ps:大家晚安……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