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3章 功过之间 (第1/2页)
紫禁城,太和殿,皇帝朱由检黑着脸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他今天不光是是生朝臣们的气,也是对卢象升不满,这种不满已经到达了极限!面对朝廷的一再催促,卢象升依然按兵不动,龟缩在保定府与清军对峙。卢象升的理由很充分,明军大部分是步兵,机动力差,据城池而守尚能与清军抗衡,若是出城野战,京畿一带多是平原,清军骑兵骑射一流近战更是凶悍。往往来去如风,就算我军人数数倍于清军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能够站在太和殿里的就么几个是愚蠢的,卢象升的理由大家都明白,更何况卢象升目前的兵力还没有多尔衮多。但是清军不是来攻城的,他们是来劫掠的。目前在直隶除了京营之外就只剩下卢象升手里有成规模的兵力抵抗清军了。如果卢象升一直龟缩在保定城内,无人牵制岳托,那清军大可以袭击兵劫掠北直隶和山东之后扬长而去。 当然最让人揪心的是一支几万人的骑兵部队在京畿重第驰骋纵横,明军却是接连吃败仗,总督天下勤王兵吗的卢象升又龟缩不前,这对朝廷上下,对京城百姓和京营将士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明廷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所以朝臣们很急,皇帝朱由检很生气!只是着急也好,生气也好,眼瞎似乎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事情只能这么拖着! 秉礼太监王承恩唱罢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之后,最近十分安静的次辅杨嗣昌第一个出班跪倒在地“臣有本……”杨嗣昌行礼完毕在朱由检的爱卿平身之后瞥了一眼站在文官最前列的孙承宗,然后缓慢地展开手中奏章,“臣这里收到高阳知县王乐年的奏章,弹劾逆臣贼子杨鸿章!据臣所致杨鸿章原本就是浙江一海贼……皇上感念其才华拔擢于草莽,此子却不思皇恩,几次欲带人逃离战场,在建奴大军围攻高阳三日之后,以骑兵在城外牵制建奴为理由带队脱离战场,至今杳无音讯。杨鸿章带走了高阳城内几乎所有的火枪与战马,还有从天雄军前来支援高阳的两百骑兵。如今建奴再次围城,高阳岌岌可危皆是此子之过,臣请皇上降旨以谋逆罪缉拿。相干人等一并下狱!” 杨嗣昌一开口就危言耸听,所有的朝臣都知道他这是小题大做,一个因为战功最近才提拔的从五品的武将当然不值得拿到朝会上来讨论,更不知的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亲自出马。但是明白人很快就反应过来,杨鸿章是孙承宗推荐的,孙承宗的再次起复也正是因为杨鸿章那三仗拿下的千颗清兵人头。现在杨鸿章出事了,就算最后不能治罪,也要恶心恶心孙承宗。当然如果按照王乐年的说法,那杨鸿章是万死难辞的,不抄家灭族那是皇上仁慈。那么他的推荐人孙承宗是很大的责任的,再次去职也是可能的。 果然杨鸿章说完,朱由检的脸色就变了,而那些督察院的御史就像闻到了大便香味的苍蝇一样纷纷跳出来指责杨鸿章,更有甚至直接将苗头指向了他的引荐人孙承宗。 朱由检看着群情汹汹也知道杨嗣昌意欲何为,这是要逼孙阁老出京督师啊。于是他很自然地将目光转向了站在最前面的孙承宗,却发现老人家像是入定了一样对设变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 朱由检干咳一声,见到孙承宗睁开眼睛这才问道:“阁老,此事你如何看?” 孙承宗回身看了一脸得意的杨嗣昌,又转回去看着朱由检,然后郑重其事的行跪拜礼,在朱由检连连招双手虚扶的情况并未起身而是后目光炯炯地看着朱由检,然后从袖子里也掏出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奏章双手举过头顶朗声道:“臣恭喜皇上国难得良将!” 众人虽然不解,也知道老头子面对杨嗣昌的突然发难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朱由检连忙招呼王承恩快步下来从孙承宗手中取奏章。朱由检拿过来翻开,没看几眼就脸色大变,然后一会笑一会怒。让满殿的文武官员好奇不已。 孙承宗嘴角一撇,心说自己还在犹豫要不要为向思问打掩护,没想到杨嗣昌为了对付自己,居然连一个小小的高阳知县都拉拢了。难怪那王乐年在即离开之后迫不及待的过河拆桥,只是那杨鸿章确实给力,如果向思问的奏章属实,那今后看谁还能拿杨鸿章手里的几百杆燧发枪说事情。 看完奏章的朱由检发现孙承宗还跪在丹池下面,连忙站起来走下御座将孙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