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院子_第17章 传宗接代(三)母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传宗接代(三)母爱 (第1/2页)

    第17章传宗接代(三)母爱

    淑芬刚怀孕时,为了掩饰怀孕后身体的变化,她仍坚持每天下地干活,挖土、挑水、担粪这些重体力活一样不落,有时还同方一友一起前往十几公里外的东升山半山腰,从私人煤窑里挑上一百多斤煤炭回家。

    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她先是将家里的旧衣物撕成布条裹在肚子上,又紧紧的围上几圈;然后穿着方一友宽大的中山服外套来装扮自己,免得让外人看出破绽来。

    即便这样,淑芬在怀胎五个多月时,她已经无法再下地干活了;为了不让人生疑,她在家装起了病,很少再出门;可哪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她怀孕的消息便传到了乡里。

    那段时间,村里的土墙上刷满了用熟石灰水写的各种标语“超生违法、要被处罚……”公社还常组织社员大会,宣传落实与生育相关的政策。再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时有下乡来搞检查工作工作人员,而对于那些逃避检查的家庭,工作人员也早已司空见惯。

    方一友的内向性格造就了他的胆小焦虑,他总想着会有不好的事件会发生;而周淑芬性格外向、好强、好面子,在她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方一友有些妥协了,淑芬摸着肚子里的孩子,都六个多月了,那可是她身上的肉呀,怎舍得将他打掉呀!她犟着嘴皮对方一友说:“没事,这算多大点事儿?没钱咱就去借,拆房梁揭瓦也好,卖粮卖生畜也吧,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生;大不了家里少几根木头,少吃一顿罢了,瓦被揭了咱就拿天当铺盖,没吃的咱就去挖野菜。”

    1987年7月,入夏后的山城异常炎热,临到中午时院坝里用巨型石块拼成的地面可以烤熟鸡蛋,昔日的水田早已干涸,见底的淤泥被晒开了一道道裂缝形如一张巨网;方家院子唯一的一口古井边上,各式水桶和装水容器在井边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老式木质水桶,有现代塑胶水桶,有瓦缸,还有脸盆……已近两个多月没下雨了,守在井边排队打水成了各家每天的头等大事,大人小孩轮流换班,直到深夜也未停歇。

    有一天,淑芬正挺着个大肚子手拿着蒲扇,躺在堂屋的凉椅上纳凉午睡,乡里突然来人到村上搞检查工作;眼看一行人快要走进大院里来,隔壁杨婶儿火急火燎的来给她通风报信儿,说:“淑芬,你怎么还在家里呀,乡里的人正朝你家来了。”

    淑芬心里一震,慌忙中从凉椅上翻身坐来,说:“杨婶儿,你可千万别说我在家呀!”她来不及穿上鞋,从自家灶房的后门悄悄跑了出去,藏在屋后的红薯窑里。乡里的工作人员来到家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