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图谋县城 (第1/1页)
正常情况下,莫说历城一个县,济南一个郡能养四千兵马就得烧高香。 青州八郡,拢共不过百万人口,济南郡不算人口大郡,合计才十余万人。 这是算上隐户的真实人口。 要是不算士族、豪强隐匿的户口,人丁得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养了兵马,每年就得固定消耗一定数量的钱粮布帛,负担俸禄等杂七杂八的开支,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从百姓身上来。 历经兵祸,历城县现在只有一万多人,而这一万多人里面,大族佃户又占了一半。 自耕农加在一起只有数千。 就凭这点人贡献的钱粮赋税,莫说四千兵马,一千人都远远养不起。 全县人口超过一半是四大家族的佃户、隐户,县里每年产出的财富起码有一半进了四大家族的口袋,而四大家族经过长久积累,钱粮数量远非官府府库可比。 也就是说,杨宁若是仅靠民间赋税养兵,那他永远别想有所作为。 钱粮都掌握在大户手里,要成事,就得依靠大户。 靠大户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灭杀大户,抄他们的家,夺他们的钱粮,就像现在对付黄家一样。 但这显然不是能推而广之的策略,至少不能明着做,否则必然成为一众大族之敌,被群起而攻之。 如今这世道,地方上说了算的是士族、豪强,得罪他们的下场不言而喻。 要是之前黄家进犯杨家坞堡的时候,身边跟着张家、孙家的兵马,加上胡人在一旁耀武扬威,那杨宁有三头六臂都挡不住。 第二种方式是联合大户,谋求大族的支持,与他们合力举事,这样就能获得大户的部分钱粮、人丁。 比如张家,现在跟杨家联合起兵,自然要出钱出人,往后也会倾力而为。 杨家本身是大族,杨宁起兵的最初基础,就是自家的人口与钱粮。 在历城县举事如此,日后若是发展到济南全郡,杨宁依然得奉行联合大族豪强,一起抗击胡人的策略。 “照你这么说,我们现在能编练多少士卒?”杨明成盯着杨宁问。 “眼下是战时,大军要四处征战,而每一场仗打下来,都得赏赐军功、抚恤死者、救治伤员,同时修缮损伤的兵甲,补充损耗的武器。” 杨宁娓娓道来,“若是战败,不仅士卒死伤更多,而且战马兵甲悉数不存,无数积累一朝成空,需要新募青壮,大规模打造军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