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青峰录_第五章 皇帝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皇帝死了 (第2/3页)

 “是哦,可是戏文真的很好看。”

    古道幽深,松涛阵阵。

    斑驳疏影,落叶纷纷。

    石亭临崖,鸟栖梧桐。

    晚霞迟暮,踏阶无痕。

    紫晴抚摸着每一棵树,每一块石,拾级而上。

    亲切而又熟悉,如同倦鸟归林,人返故里。

    甘冽的清泉。

    绽放野花的青苔。

    紫晴捧起一抔泉水,贴面而饮。

    清凉入喉,温润至心!

    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又那么恰到好处。

    苍松伫立,旁边应该有一块方石,那么方石就在不偏不倚的位置!

    自己好像来过这里。

    是什么时候?

    记不清,也许是梦里。

    宽阔的习武场,依稀能听见往日孩童们发力的哼哈声。

    倾颓的墙,树在肆意的生长。

    古朴的经堂,掉漆的红柱,暮钟沉沉,魂在荡漾。

    零星几个弟子,在树下站桩。

    突然紫晴好像想起了什么往经堂后跑去,慕容天川紧随其后。

    经堂后是两棵参天巨树。

    紫晴双手抚着其中一棵的树身。

    紧闭双眼,鼻尖轻嗅,手指顺着枯老的树皮沟壑轻轻划动。

    慕容天川不知所以,不由自主的在另一棵树前跟着紫晴做。

    “好香!”树香沁人心脾。

    “嘘。”紫晴睁开眼,手指竖在唇边,向慕容天川做了一个手势。

    慕容天川不再出声。

    紫晴继续闭着眼,绕着树身抚摸。

    “找到了!”

    “什么?找到什么了?”慕容天川向紫晴跑去。

    “看!”紫晴兴奋的扑闪着大眼睛。

    树皮上竟然用刀深深的刻着两行小字,字体嶙峋,但却隽秀异常。

    紫晴顺着字迹读到:“死结,红线纠缠,断而不解。青瓷,春泥黏着,碎而不分。”

    “另一棵应该也有。”说着紫晴向另一边跑去。

    慕容天川一脸茫然。

    果然树干上也有两行字。

    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字迹虽然鸾漂凤泊,但明显出自同一个人:天地孤高任我行,世事苍茫成云烟。

    紫晴看完又陷入了思绪中,口中反复念叨:“世事苍茫成云烟。世事苍茫……慕容大哥,你有没有感觉这两句很熟悉?”

    慕容天川也在口中玩味再三:“是紫云青峰曲?”

    “嗯!是紫云青峰曲里的句子:薄幸人负薄命颜,寒心客归寒潭边,春秋踏破万里山,轮回百转无欢颜。天地孤高任我行,世事苍茫成云烟。”

    “紫云青峰有晴日,情归何处悔如海。姑娘心思细腻,能发现这树上所刻诗句实属难得。”

    紫晴和慕容天川循声而去。

    一位倚杖老者,白眉长须,正对着他们微笑。

    “老爷爷有礼了。老爷爷也知道这树上的诗句吗?”

    “我十几岁便在临剑门修行,至今已有数十载。这树上刀刻之字,自然是知道的。请姑娘与这位少侠随我而来!”老者精神矍铄,举步先行。

    “紫晴姑娘慎行,以防有诈。”慕容天川谨慎的向紫晴耳语。

    “少侠勿忧,老朽不会对你二人不利。”远远的传来老者的声音,应该已经走远。

    经堂东西两侧各有厢房,门都敞开着。

    唯有东面一间厢房挂着黄铜的大锁,锁上锈迹斑斑。

    老者打开锁,径直走了进去。

    紫晴和慕容天川跟在身后。

    屋子不大,窗明几净,地上略有浮土。

    正对门的中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小桌上点着长明灯,长明灯下压着一本书。

    慕容天川打量了好久,也想不起这供着的是哪位神明。

    “姑娘,少侠。这便是我门王路祖师。”

    紫晴听见王路二字,立刻俯身仔细端详。

    画上人,青年模样。正襟危坐,白衣微须。

    论相貌不过平常人之资。

    目露忧郁,极为传神。

    因这双眼,整幅画好像活了过来。

    “这是王路祖师重归之时,天心和尚为他所画。数十年前我门失火,施救不及,这本王路祖师的手稿被烧去一部分。”老者指了指油灯下的书本。

    “这幅画因当时在掌门的卧室而免于火海。”

    “慕容大哥,这王路长相平平,虽然也是一身白衣,比你可是差远了哦。”

    “王路祖师曾说自己中人之相,下人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