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十三章难缠的秦王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难缠的秦王府 (第1/2页)

    西山。

    “好稀罕的物件。”

    一群外地人,看着眼前自己动的“铁怪物”,发出了惊叹。

    “你们这里谁做主?让他赶紧过来,有话要问他。”

    穿着华贵,趾高气昂,远处的矿工们,畏缩的头也不敢抬起。

    人群中的工头无奈。

    不敢等贵人发怒,只能使唤人跑去喊东家,一边忐忑的走上前应付眼前闯入的陌生人们。

    “东家马上到,贵人们来自何处?”

    “是你该问的吗?”

    “啪啪。”

    “哎哟。”

    竟然说打人就打人,毫不讲道理。

    工头挨了几鞭子,趴在地上到处乱滚,吓得远处的矿工们瑟瑟发抖,只敢看不敢出手帮助。

    平日里打架,只要工头一声令下,矿工们不怕事。

    但得分人。

    眼前一帮人的态势,明显不是他们能得罪。

    “装死就让你真死。”

    见惯了“刁民”的作态,有人开口威胁道,轻易的拿捏住对方。

    果然。

    闻言后。

    工头立马爬了起来,动作娴熟,一点儿也不敢耽搁。

    “哼。”

    “这东西是你们打造出来的?”m.

    “是燕王府的。”

    “好大的口气,别说不是燕王府的,就算真是燕王府的,只要我们开口,那也得送上门来。”

    连燕王府的名头都吓不住对方,工头犹如鹌鹑一般,仿若老实巴交的农户。

    “你留下来。”

    人群中。

    被围在中间的老者不耐烦的发话。

    向来只有商人跪求他,哪里有他等商人的道理。

    “告诉此地东家,不占他的便宜,把图纸送一份,我们只在西安使用,不挡他的财路。”

    既然打出了燕王府的旗号,老者认为要留点余地。

    西安。

    难道是秦王府的人?

    工头有他的小聪明,悄悄记住了这个信息。

    这些人的做派。

    让工头想起了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前朝,恐惧从心里升起,半丝主意也无。

    在差的道理,那也是道理,总能沟通说话。

    就怕不讲道理。

    无缘无故走在路上被勋贵杀了,百姓无处说理,说不得还要向勋贵赔钱。

    “走吧,燕王府的人还等着,不能耽误了时辰。”

    老者大半辈子活在旧朝。

    原来是旧朝的老吏,后来眼见大元覆灭在前,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朝的官。

    随着大明的科举,越来越多正途出身的年轻官员占据了要职。

    前途已然无望,老者选择了投靠藩王,当一名藩臣。

    一等的人才往朝廷跑,不会舍本求末。

    所以老者轻松的冒头,狐假虎威是他拿手本事。

    而且随着朝廷严苛的律法,官员但凡敢违法,必定被杀头滚滚,老者也怕呆在朝廷。

    还是王府好。

    保持了旧朝的习气,带动了好大一波人。

    旧朝。

    百姓不叫百姓,叫草芥。

    打骂是常态,棒杀是常例。

    近百年的时光,从上到下蔓延的风气。

    以至于地方大户也是如此。

    哪里还有仁义礼智信。

    正所谓礼崩乐坏。

    读书人也不敢把道德挂在嘴上了,容易引来灭门之祸。

    像朱元璋把百姓挂在心上,打出恢复中华的旗号,才是黑夜里的一缕曙光,吸引了无数的仁义之士加入。

    中华是什么?

    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中华是一种文明。

    洪武至今二十余年,最大的努力,就是在为恢复文明而奋斗。

    让人间开始恢复中华传统。

    仁义礼智信。

    好是哪些行为,不好是哪些行为,倡导人们要做道德的事,不能做丧尽天良的事情。

    旧朝的这位老者,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改变不了。

    如果他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