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温柔风也醉人_第三十五章 挺进乡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挺进乡村 (第1/2页)

    那晚k县四套班子领导越跳越来劲,谁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领导不走,表演团也走不了。

    真是人不怜人天怜人,晚十一点多,天空突然电闪雷鸣风骤,没一会儿,雨倾盆而下,人们纷纷躲进教室,当然也有人冒雨离开。

    大约半个小时后,雨骤然停止,表演团在马书记的护送下回到了下榻的滨江国际宾馆。

    有人问马书记为什么亲自护送?原来他已经在宾馆的贵宾厅安排好了夜宵。

    马书记先一步进了贵宾厅,服务员把表演团的人一个个引导进了贵宾厅。马书记在宴桌旁恭候迎接,表演团无一人缺席。

    听说那次夜宵很丰盛,龙凤汤、茅台酒这些很难在普通百姓餐桌上出现的名食名酒竟成了宴桌上的主食,着实让表演团的人大开了眼界、大饱了口福。

    第二天清早,刘燕陪同刘同辉来到了滨江国际宾馆,前台服务员告诉他们,表演团的人天未亮就走了。

    刘同辉很吃惊,自问是不是得罪他们了,连个招呼也没打就走了。

    刘燕心里却明镜着呢,她知道吕大娘这是礼尚往来,上次她到土城不也是晚上就偷偷走了,连声招呼也没打,这吕大娘学得也够快的呀。她摇摇头,暗暗发笑。

    不过,吕大娘比起刘燕来懂事多了,她好像知道刘燕早上会来找她,给刘燕留了张纸条,上写:请原谅我们不辞而别,感谢各位领导和姐妹们的盛情接待!文莉在土城等着你们的到来。

    刘燕把纸条给刘同辉看了看,刘同辉说:“要不我们现在就去土城?”

    刘燕说:“真去?”

    刘同辉犹豫了一下:“别急别急,合作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干嘛非得撵着他们屁股走。”

    从k县回来的那天下午,吕大娘的办公室突然来了十几个陌生老人,自称是土城县金华镇的农民,要求和城里老人一样学唱歌跳舞,体验现代新生活。

    金华镇是土城县地理位置最偏僻的一个山区乡镇,那里的人文化生活很单调,大多只能听广播看电视,甚至还有一些家庭连广播电视都没有,劳作之余要么就是凑一块扯些柴米油盐之事,要么就是赖着床板酣然入睡,睡不着就瞪着天花板发愣。这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生活,枯燥乏味,孤独寂寞,单调,缺乏活力朝气,同现代生活的差距太大。

    吕大娘很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又沏茶又递烟,然后一口气问了他们一大串问题,比如为什么想学唱歌跳舞?家里人支不支持?你身边想学的人多吗?如果因为唱歌跳舞而影响了干农活或是带孙子该如何处理?你可以离开子女独立地追求新生活,按自己的方式去安享晚年吗?……等等。

    这些农村老人还真没想过那么多,所以面对吕大娘的连续发问,他们只能面面相觑,而不知道怎么回答。当然,这也恰恰体现出了这些乡村老人的敦实厚道。吕大娘并不要求他们作出回答,她心想,必须深入乡村调研,全面了解乡村老人的需求,让乡村老人同城市老人一样公平享受现代社会新生活。

    把老人们送走后,吕大娘即刻通知金婶、蒋莉文、谢大妈、于伟、金胖子开会,开门见山她就把乡村老人的要求说了。一开始金婶还笑他们泥腿子哪有唱歌跳舞的闲心。蒋莉文听着刺耳,回顶她说,要不是泥腿子你永远解放不了。

    是啊,解放战争没农民的支持能胜利吗?金婶自知说错了,抡起巴掌搧了自己几个嘴巴。谢大妈劝她,往后说话注意点,何必自残自己呢!于伟和金胖子都是从乡村出来的,而且有不少亲人都还在乡下。他俩一开始就赞成夕阳红下乡,让农民劳作之余也享受一番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乐趣。吕大娘见大家意见一致了,便提议先到乡村调研,视情况再作决定。

    下午,由金胖子驾车,吕大娘、金婶、蒋莉文、于伟随行前住金华镇调研。调研结果是所有接受调研的老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能在乡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