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_88 我已经等你好几天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8 我已经等你好几天了 (第1/2页)

    张岳微微一笑,将车后门打开。

    西服经理忙朝里看去。

    张岳摆摆手:“放心,都是最新鲜的好东西。”

    当即有两个男服务员过来帮忙卸货。

    双方确认没问题后,开始算账。

    经过一晚上折腾,帝王蚝缩水到了3914斤。

    按一斤一百八算,一共704520元。

    最后品尚鲜给了七十万。

    虽然这价格比进价贵了一倍还多,但作为高档酒店,最多也就是少赚一点。

    等交易结束,张岳立刻开着车朝金县的方向走去。

    旁边,詹苏苏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你是怎么做到的?”

    她根本无法理解。

    张岳的操作她全程跟着,这次收帝王蚝一共花了28.2万。

    在她看来,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

    谁知仅仅一天,张岳就将其变成70万现金,净赚41.8万。

    张岳呵呵一笑:“商业机密。”

    他自然不会说实话。

    原因很简单,在来鲁省之前,除了收购大蒜,张岳一直在找其他的商机。

    毕竟来一趟不能白来。

    最开始他并没有多少头绪,直到去了趟海鲜市场。

    他意外发现,那种超大个生蚝的价格会在几天后突然飙升。

    于是张岳开始收集和生蚝有关的各种信息。

    包括到哪里进货,销售渠道分布等等。

    最后才卡着时间赚上一笔。

    当然,张岳并不知道某位千金小姐订婚的事,和品尚鲜达成交易也只是凑巧。

    因为就算在这卖不出去,只要帝王蚝价格上涨,到其他地方卖也一样。

    现在一次性成交,倒是节省了不少精力。

    詹苏苏摇摇头。

    她的好奇心并不强,张岳不愿多说,她也不会多问。

    只是两人走了一段距离后,她又发现不对:

    “这里好像不是去金县的路吧?”

    张岳点点头:“咱们不回金县。”

    “不回?难道其他地方也有大蒜?”

    张岳道:“你误会了,大蒜的事不急,咱们再去买点绿茶。”

    “绿茶?”

    “对,日照绿茶!”

    茶,自古以来都是南方的特产。

    但鲁省在1956年开启了“南茶北引”计划。

    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日照绿茶了。

    日照地处鲁省东南,沿海而立,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

    不仅有南方的湿润气候,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点。

    因环境原因,这里的茶树经受冬期长,生长缓慢,能够积累丰富的营养成分。

    加之独特的海岸环境,孕育出的茶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等特点,被誉为“海岸绿茶”。

    同时,日照也是我国唯一的“海岸绿茶”,与日国静冈、棒国宝城并称世界“三大海岸绿茶”。

    等张岳将车停在日照茶山山脚,只见漫山青翠、梯田纵横,如诗如画,波澜壮阔。

    走到一株茶树前,张岳看着上面的叶子,越笑越开心。

    当然了,他看的是眼睛中的价格曲线。

    日照绿茶,尤其是“秋白露”之后,一芽一叶时采摘的茶,现在一斤售价480元。

    而六天后会涨到880元。

    当然,单从比例上讲,这种茶的涨幅并不高。

    不过茶业和生蚝不同,它体积小,干净卫生,运输方便。

    自己只需装个一千斤,又是40万利润。

    他开始联系这片茶庄的主人。

    旁边,詹苏苏见他再次开始忙活,立刻道:“茶业在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