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_第十七章宫中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宫中事 (第1/2页)

    李夫人再次在学堂中看见九娘子的时候,也有些惊讶,在听明白九娘子的意思之后,在每日的课中特意为九娘子开了个小灶。

    这小灶主要讲的是历朝前朝后宫之事,尤其是各个太子的经历。李夫人还含蓄地提及过前朝的昭烈太子妃,暗示卢秉真自己去找找野史来了解这位昭烈太子妃的生平。

    卢秉真刚开始不理解李夫人的意思,她算是饱读诗书之人,也对这位前朝的太子妃知之甚少,似乎史书有意遮掩了这位太子妃的存在。

    直到卢秉真反复翻看了各类史书后,才懂了为何李夫人要暗示她去了解昭烈太子妃了。

    在卢秉真看来,这位昭烈太子妃着实是一个奇女子。

    前朝昭烈太子妃与卢秉真一样出身显赫世家,乃是世家之首的兰陵陈氏之女,甚至在那个世家与皇族共天下的时代里,昭烈太子妃的出身比卢秉真更尊贵、更显赫,是全天下最尊贵的闺秀。

    在秋猎的围猎场上,前朝昭烈太子妃与前朝昭烈太子一见倾心。昭烈太子妃张扬如一簇焰火,昭烈太子温润如玉,两人性情相反却极为契合。昭烈太子妃敢爱敢恨,硬是打破了世家女不入东宫的惯例,嫁于昭烈太子。

    这位敢爱敢恨的张扬太子妃,却在入宫的六年里接连流产。与此同时,东宫接连抬进了好几位的侧妃良娣,更是添上了好几位小皇孙和小郡主。

    昭烈太子妃也不是傻的,她本就是世家精心培养的女儿,很快便发现其中是自己那位看起啦温润如玉的夫君从中作梗。她哪里忍得了此事,直接当面捅穿了此事。

    没想到,前朝昭烈太子居然直接冷笑着问太子妃,“是又如何?孤早就借你与浪了陈家联合了。兰陵陈家早就对你失望透顶,孤允诺他们登顶望族之位后更是直接放弃了你,如今你一介孤女又能如何?“

    后来,被以为毫无还手之力的昭烈太子妃居然联合了太子的兄弟,干脆撂翻了昭烈太子的储君之位。

    那一夜,昭烈太子妃待昭烈太子出门御敌之后,让厨房熬了一锅剧毒的安神汤,摁着东宫里的所有侧妃良娣和好几位小皇孙小郡主喝了满碗,绝了昭烈太子的所有后路。

    后来昭烈太子被诛杀,再无后嗣的他被其他登基的兄弟假惺惺地册封为昭烈太子。至于昭烈太子妃陈氏,则是被登基的新君作为善待前太子的证据和吉祥物,好好荣养在新建的昭烈太子府中。

    而对她袖手旁观的母族,昭烈太子妃没有亲自动手。或许于她而言,兰陵陈氏依旧是生她养她的母族,但是昭烈太子妃也没有对被昭烈太子牵连的母族施以援手,只是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至此,兰陵陈氏从世家中沉寂下去,本朝开朝时兰陵陈氏已经变成了偏安一地的小家族。而昭烈太子妃在那场政变后过上了优渥的养老生活。直至前朝陷落后,年逾七十的昭烈太子妃不知所踪,据说是隐居在终南山上了。

    合上这页野史之后,卢秉真静坐灯下,默默思索着李夫人的深意。

    “莫非李夫人以为我是被家族所迫才嫁入东宫,与那位和娘家决裂的昭烈太子妃陈氏一样都没了身后支持之力。李夫人这才让我万一被逼入绝境后就效仿前朝昭烈太子妃吗?”

    卢秉真微微一笑,只觉得自己不会像是昭烈太子妃那般被逼入绝境,不过倒确实像是给了自己一颗定心丸。

    再次在心里感叹,昭烈太子妃确实是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后,卢秉真就见融雪端来一盏鹿茸灵芝汤。

    融雪低声劝道,“九娘子,您白日又要去女塾上学,又要听四位嬷嬷的教导,晚间读书到现在,不如喝盏鹿茸汤后就歇下吧。”

    言罢,融雪就听见九娘子一扫前几日的抑郁,语带笑意地说道,“我知道了,融雪。这几日我心情不好,你和裁冰也格外周全,想必也是累了。明日去挑匹缎子做件衣裳吧。”

    裁冰与融雪闻言都喜笑颜开,不是为那匹赏下来的缎子,而是她们能从这番话里知道自家小娘子想开了入东宫一事。

    这几日里,虽然自家小娘子不说,但是裁冰与融雪作为陪伴小娘子长大的身边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小娘子只是在李夫人和四位嬷嬷面前竭力保持着冷静。

    其实两人都瞧出,小娘子分明对于嫁入东宫的日子很是茫然。又因为从无世家女入东宫的先例,小娘子就连找个参照都不行。

    今日两人虽不知是为何,但在她们心里,只要小娘子放宽心、高兴了就好。

    翌日清晨,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